WFU

2019年4月29日 星期一

大腸鏡要怎麼做才不會痛?




大腸鏡檢查,應該是許多人的夢魘,想到醫師要將一公尺左右的管子,由肛門放到身體內,不免覺得恐怖,然而大腸鏡卻是大腸癌最精確的診斷工具。

近年來因為飲食的西化,大腸癌高居十大癌症的第一位,因此大腸鏡的檢查也愈來愈重要。如何減輕檢查中的痛苦,除了醫師的技術外,和大腸鏡的操作方式,也大有關係。

傳統的大腸鏡檢查,採用「雙人操作法」,大腸鏡的長度為160公分,必須有助手幫忙醫師來作插入與拉出的動作,而醫師只負責控制上下左右的前進方向,及吹氣抽氣動作。經過腸道轉彎處,容易對腸壁造成擠壓形成迴圈,因此病人很不舒服。有時因為過度吹氣,造成腹脹,甚至有將腸子撐破的危險。

近幾年來,大腸鏡的操作方式,已經逐漸改為「單人操作法」,大腸鏡長度只有130公分,較傳統大腸鏡約短30公分,由一個人控制進出、轉動及抽氣的動作,醫師操作技巧較傳統雙人操作法複雜。但因為只有一個人,左右手配合容易,應變靈活,不像雙人法,助手和醫師畢竟無法心靈相通,百分之百配合。

單人操作法可以減少疼痛的原因,就是盡量打少一點的空氣進入大腸,以吸氣拉回將大腸打直、縮短,採用「以退為進」法,將前進時形成的迴圈解除,避免對腸壁的壓迫。因此,雖然人體大腸有110公分,採單人法約70~80公分即可抵達迴盲部,完成檢查!

另外,雙人操作法醫師只有負責控制大腸鏡的上下左右方向,由助手負責前進及後退方向的控制,兩個人再怎麼默契良好,也很難達到心靈相通。單人操作法則由醫師一個人左右手配合,另外右手又可以旋轉大腸鏡改變方向,比起雙人操作法,多了一個旋轉的方向改變,因此容易完成大腸鏡檢查。

大腸鏡除了長短有別,不同的粗細或軟硬,在操作上也有差別,基本而言,粗一點、硬一點的大腸鏡較不容易形成迴圈,比較好做。但是對瘦小的病人,並不適合。有些大腸鏡可以調整軟硬程度,以適應不同狀況。對於身材較高,及手長較長的醫師而言,單人操作160公分的大腸鏡可能比130公分方便,因此也未必較短的大腸鏡,適合單人操做。

除此之外,大腸鏡會造成疼痛,過度的打氣也是原因之一,因此盡量少打一點空氣,或者用二氧化碳作來打氣,都能減少疼痛及腹脹的感覺。因為二氧化碳在腸道吸收速度比一般空氣快100倍,比較不會停留在腸道,造成腹脹。

最後,還是要看檢查者的技術,及病人的耐受度,適度使用清醒鎮定藥物,來幫助醫師完成檢查,達到真正無痛的地步,目前也越來越流行,當然醫師對藥物的使用經驗與風險評估,都非常重要。



2019年4月21日 星期日

【小學生】要一年級小朋友寫 800 字作文,有可能嗎?帶小孩寫部落格,一年後的經驗分享。



作者:蔡依橙的小孩教養筆記




2016 年 12 月,我幫兩個孩子建立了部落格。2017 年 4 月,分享了「【小學生】帶小孩寫部落格有什麼好處?該怎麼做?以及常見問答!」一文,在網路上被廣泛分享與討論。

今天,2018 年 3 月,我將分享一年後的長期追蹤,以及個人心得。

因為一切的內容都是以孩子為中心,寫成本文,竟涵蓋了「作文」、「素養」、「口語表達」、「堅持」等領域,如果時間有限,您可以直接瀏覽子標題,先跳到您有興趣的部分,等有空時,再回來看共 4000 字的全文。


能輕鬆搞定作文?

上週,一年級兒子的學校導師,親自打電話給丸子(我太太),問說,可不可以請我們家兒子寫篇作文?

這是因為學校主管希望每個班都選出優良作文來展覽,但導師覺得,這些孩子才剛過一上,注音符號才剛掌握,中文沒幾個字會寫,怎麼寫作文?走都沒走好,硬要飛,也太辛苦。於是,就沒出這寒假作業去讓家長傷腦筋。

但開學後,學校還是希望每個班級出一篇,於是老師想到,我們家兒子有在寫部落格,應該比較有機會寫出點什麼,就打電話來詢問。

老師都親自打電話了,這還有什麼好說的,當然就盡力試試看。雖然從大班開始,兒子部落格寫了一年多,至今 428 篇,但多數就是流水帳 事實陳述,我也沒把握他可以做到什麼程度。

於是,昨天晚上問兒子想寫什麼,再參考一下他部落格最近的內容,確認了以 Mobile Legends(手機遊戲)、寫部落格、均一教育平台,這三個他最近喜歡的主題為內容,進一步幫他串接,想個「網路學習」的文章題目,大概講一下作文結構,第一段要破題,接著三段舉例時,把老師們可能會不喜歡的手機遊戲放最後,然後再作個結論就可以了。

「你先用語音輸入法寫進部落格當草稿,爸爸會幫你看,確認後,我們再花時間抄到稿紙上。」

我想,接著應該可以安靜讀兩小時的書,不用理他,畢竟作文是每個小孩共通的痛苦回憶啊,哈哈!XD

沒想到,30 分鐘他就用語音輸入法都「念」好了,加上題目與自己的名字,共 804 個字!而且完成度頗高,我只有去掉一些重複的字句,改一下分段而已。

題目:如何用網路學習 
大家好,低年級的上課時間短,下課後,或者寒暑假作業完成後的假期,我都會用來學習,今天就由我來向大家介紹,我如何用網路學習吧。 
首先我要介紹的是均一教育平台,登入後,你就可以開始學習各種年級的數學或者是其他科目,在裡面,我喜歡一年級或是二年級的題目,平台裡有收集徽章和升級等活動,可以讓你得到奬品,鼓勵大家去努力地回答問題,讓學習更加有趣。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用均一教育平台來學習各種知識的原因,尤其是數學。 
接下來我要介紹的學習方法是寫部落格,配合平板電腦的語音輸入法,可以讓你學習如何完整說一件事情,寫一篇好文章,因為寫了很多篇,現在我的語文能力進步了,如果你搜尋「皮卡丘部落格」的話,你就可以看到我寫了一年多,共四百多篇的部落格,有中文與英文的文章喔。我建議大家一天寫一篇,天天練習,到最後就會像我一樣寫了好幾篇,而且長大之後,你也可以看看你小時候寫的部落格,很明顯可以看到自己的進步喔。 
最後我要介紹的可能會讓人意外,是手機遊戲。大部分的人會認為,手機遊戲容易讓人沈迷,根本沒辦法教孩子做什麼事情,但是其實手機遊戲可以讓你學習許多關於全世界的資訊。如果你想加強英文,可以像我們一樣,把「無盡對決」切換成英文版,還可以學習各國文化,比如說菲律賓的英雄—拉普拉普酋長,在宿霧打敗西方的入侵者麥哲倫,或者是韓國的英雄—李舜臣,在海上打敗日本,成為民族英雄。所以,不一定玩手機遊戲就是不好的,而是我們到底學到了什麼。 
另外,在打輸的時候,想辦法上網找資料與教學影片,讓自己更進步。也可以觀賞職業選手的比賽,看他們如何彼此合作。這些都能讓自己學會「如何解決問題」。 
用網路學習,是很有幫助的,網路是工具,是幫助我們學習的工具,我們長大後的世界,網路的應用一定非常重要,因為他讓我們更容易找到許多我們不知道的資訊。只要有大人的協助,選擇正確的方法與資源,用網路學習很棒喔,有空你也試試看。

為了讓各位知道,他這一年間進步了多少,以下連結,是一年前的部落格文章,還在記錄事實的階段。我因為每天幫他確認,不容易觀察到一天一天之間的微小進步。但用一年這樣比較大的時間跨度來看,進步非常明顯。





能超越手寫限制

我們這一代的學習順序,是先學ㄅㄆㄇ,然後寫國字,一邊學造詞造句,直到字彙量夠大,讀過的課文夠多後,才開始寫作文。所以,「字都還不會寫,寫什麼作文?」這樣的想法很正常,連我也是這麼認為的。

但在文章打好後,我請兒子抄到稿紙上時,看他一個字一個字刻,非常之慢,才發現科技的運用,會改變很多事情。一起看看這段影片。





很慢吧!每個字都要想一下,慢慢的刻上去。因為他自己也覺得太慢了,後續多次的分心,一個小時,抄不到 200 字,照這速度,全部抄完估計需要 4 小時左右。今天還要繼續搏鬥 Orz

因為我對於這個畫面中,「飛速的大腦思考鍛鍊」與「手寫超緩慢」之間的差異,感到非常震驚,所以才特別拿手機錄下來的。左邊那張印出來的 800 字作文,是他大腦 30 分鐘可以搞定的。右邊的他,則因為手部肌肉協調性還在發育,困在寫字的泥沼中,需要 4 個小時,也就是 8 個 30 分鐘才能寫完。未來還需要好幾年,他才能寫到不費力的程度。

如果我們跟過去一樣,要他先拿出紙跟筆,試著打草稿,用寫的來思考,先不要說「作文」,這種速度的寫字,連「造句」都有困難。

要不是靠著 iPad、語音輸入法、部落格、印表機,協助大腦釋放出這樣的能量,我們可能還認為「小孩子字都不會寫,寫什麼作文?」

最可怕的就是這個,在不經意中,扼殺掉他發展「系統思考」與「長篇論述」的可能性。連自己失去了什麼,都不知道。


孩子或許是討厭寫字,而不是討厭作文。

另一個讓小孩討厭作文、不想寫、持續逃避的原因,也和手寫有關。

因為學校都要求寫在稿紙上,我們都曾經歷過,如果老師或爸媽覺得一句話寫得不好,要我們修改,只要「字數不完全一樣」,為了補一句話進去,你就必須一直擦到段落結束處,全部重寫。萬一你補字進去後,字數多,又擠出一行,那你就要擦到文章結束了。(暈)

實證研究告訴我們人在親眼看到努力後的作品被毀掉,尤其又是被要求要自己去毀掉剛做好的作品時,動機最低落,也最容易反抗與否認。

也是因為發現了這個細節,為了讓孩子們不害怕作文,我從大女兒四年級開始,就請他們把草稿打在部落格的編輯區上,我也進後台去做修改,用 Insert / Delete / Backspace 等鍵,代替鉛筆和橡皮擦,讓他們覺得「我們是共同在完成一個作品」,而不是「爸爸都要挑錯,害我全部擦掉做白工」。

藉由數位科技,我們讓孩子能把「寫字」與「作文」分離,專心發展大腦的思考、整理與論述功能。


對「素養」的鍛鍊

前陣子的新聞,提到學測的「作文」(正式名稱為「國語文寫作」,簡稱「國寫」)考法非常新穎,不再是我們的年代,出個「四季」或「責任」這樣的主題,就讓學生去寫;而是提供素材閱讀,要學生思考後,寫下自己的想法。

這次考的,第一題是科學研究的成果解讀,第二題則是新詩解析與季節感知。仔細看那題目,光是要能大量閱讀並迅速理解,就能考出學生實力,更何況最後又要言之有物,難度更高。




因為方向改變頗大,大考中心也提前提供了參考試卷,提供了多種示範,甚至連人工智慧、猶太人屠殺、科學革命等,都一一入題。

這樣的趨勢是正確的,孩子將能直接以大人世界吸收資訊、反芻、提出論點的方式來學習並評估。

尤其台灣是明顯「考試引導教學」的社會,學測帶頭改變,自有指標意義。避免孩子成為考試機器,而是成為具有「素養(literacy)」的現代公民,這個十二年國教的目標,也更可能達成。

看看素養的定義,這次的「國寫」題目,的確非常契合。

「素養的定義內容需與生活面向有關,其中可能包括辨識、理解、解釋、創新、溝通、計算、使用不同內容與形式的印刷或書寫文件的能力,更重要的是,素養的定義需具備透過不斷學習,期使個人繼續發展知識與能力,以達成個人目標並參與公民社會。」(十二年國民教育 提升國民素養實施方案


如何訓練「素養」?

潮流雖對,但對寫八股作文長大的父母來說,就是問題了,我們怎麼讓孩子具有快速閱讀、抓重點、思考整理,然後迅速輸出的能力呢?

如果孩子在升學制度下,變成聽大人話的順民,到了 18 歲那年,我們跟他說「你要多一點自己的看法,才能適應素養導向的題目」,你覺得,來得及嗎?

當然來不及!

所以,我的作法是:提早鍛鍊,並融入生活。

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增加對科技人文歷史地理政治的討論。每一天的部落格書寫,都是他們從腦袋裡找出東西並整理成文字的練習,讓他們的大腦有更多頻道輸入,有更多的工具能協助產出。


口語表達也順便練好了


因為他們都是用語音輸入法,平常練習的知識輸出,就是講給 iPad 聽,由機器辨識並打成字。這個過程,也已經自然的鍛鍊了「把事情說清楚」的能力,只是由講給 iPad 聽,變成講給觀眾聽。

寒假去淡水紅毛城時,我跟兩個小孩藉由九面旗子,講了台灣過去複雜的政治與歷史。詳細內容請見「紅毛城到底是哪一國人蓋的?從九面旗子說起。

之後小朋友開學,要準備「寒假我做了什麼有意義的事」的演講,他準備的三分鐘版本預演影片如下。因為還小,不露臉,所以由傑尼龜上陣 XD 語調很像平常他在寫部落格時對 iPad 講話的口氣,可見天天講,講了四百多次,也學會了怎麼好好表達一件事情。





找一件事,堅持兩年,很重要。

在這一年間,讓我最有感覺的,是「持續」的重要。

在當初看完《恆毅力》這本書後,我就決定「寫部落格」這件事,孩子不反對的話,我們就協助他走兩年。雖然現在才一年四個月,但事實已經證明,這決定是對的。

因為堅持兩年,我們才會看見一件事情的各種面向,孩子一定會遇到瓶頸、困境,也必須去尋求突破的方式。在親自經歷了突破之後,這樣的經驗就能內化,遇到下次更高層次的瓶頸與困境,也就自然能完成更高層次的突破。

一開始兩個孩子每天都會問「今天要寫什麼?」現在的他們,懂得提前想主題,提前思考要配什麼圖,白天遇到了有趣的事,也會主動說「今天我想寫這個」。

一開始兩個孩子寫出來的都是流水帳 今天發生了什麼事,我這做爸爸的,剛開始也會唸一下,但畢竟是他們的作品,也不好意思叫他們重寫。寫了一陣子,他們自己也感覺到流水帳沒什麼意思後,就會主動加進自己的感受,以及形成這些感受的原因。

一個部落格,讓他們擁有自己的工具、自己的舞台,進而形成自己的節奏、自己的想法,我覺得很棒。

網路時代,不只我們自己要改變,給孩子的教育,也要改變。





工商服務

最後,如果您對「網路時代」與「教養議題」有興趣,除了繼續追蹤我的部落格與臉書專頁之外,一些能用其他形式更有效率傳達的,我們也會開成實體課程。


  •  想學會幫自己與孩子架好部落格,並在網路時代經營個人品牌,歡迎參考《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》
  •  想瞭解我們作家長的,如何在生活中給孩子「素養教育」,歡迎參考《素養教育工作坊》。






2019年4月17日 星期三

無痛胃腸鏡檢查,安全嗎?


國內胃腸鏡檢查,承襲日本系統,在清醒狀態下操作。但近年來,美式無痛胃腸鏡檢查,有越來越流行的趨勢,因為不管醫師技術如何高明,對某些超級敏感的病人來說,仍然感到不舒服,甚至,還沒上檢查台,心裡已經非常害怕了。

尤其是大腸鏡檢查,疼痛程度有時候和生產時的陣痛是差不多的,能夠舒服的睡上一覺,醒來之後,一切都已經完成,甚至不知道曾經做過檢查,沒有任何不愉快的經驗,應該是很好的體驗。但是民眾仍然會擔心,麻醉的過程中,會不會有危險?自己是否適合做無痛胃腸鏡檢查?

所謂的「無痛」胃腸鏡,是指在清醒鎮定的狀態之下,完成胃腸鏡的檢查。按美國麻醉醫學會的定義,麻醉的深度可以分為輕度、中度、重度鎮定及全身麻醉。無痛胃腸鏡的檢查,只要達到輕度或中度鎮定即可進行,並不會影響呼吸及心跳,因此不像一般外科手術,需要全身麻醉,要插管並且用到呼吸器。只要有適當的血氧及呼吸、心跳的監測即可。

這樣的麻醉程度,應該比手術麻醉的風險低上許多,為什麼還是會有意外發生?主要還是病人對藥物反應的個別差異,不同病人的耐受度差別很大,而且幾乎很難由身高、體重、性別等得知。而醫師給藥的種類及速度不同,也和承受的風險有關。部分特異體質病人,只要很低的劑量,就會造成呼吸抑制,血氧下降。因此必須由低劑量慢慢增加,使用的經驗就相當重要。

此外,對年紀較大、心臟衰竭、或較虛弱的病人要相當小心,即使很低的劑量,也有可能產生呼吸及心跳的抑制,基本上並不適合無痛胃腸鏡的檢查。對於大多數年輕、中壯年或沒有心肺疾病的病人,基本上,只要給藥的劑量及速度控制好,風險其實相當低。確實是睡個覺,醒來之後都檢查好了,沒有什麼不愉快的經驗。